11月,这类基金"扛起大旗"!避险全靠它?

才艺展示 2024-01-13 149483人围观

11月,担纲份额增长主力的依旧是年内业绩强势的债基,且这部分增长主要来源于新发产品――11月债基发行募集规模达到1052.86亿元,创今年以来单月新高,且占11月新基金募集总额的八成。而份额增幅较为明显的是QDII基金,无论是基金数量还是份额均有超过2%的增长,此外,随着海外市场的接连走高,QDII基金净值也单月增加了203.86亿元,环比增5.35%。

虽然11月份权益市场表现一般,但ETF扛起了股票基金份额增长的“大旗”。有机构人士指出,当下A股触底反弹的可能性在增大,很多资金实际上是有“抄底”意愿的;而包括ETF在内的指数基金,因为具有风格稳定、费率较低、简单透明等优势,历来被认为是“抄底利器”,因此一些低位布局的资金,选择借助ETF进行布局,静待市场反转机会。

11月,这类基金

11月基金规模逆势增长

近日,基金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4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8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6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7.45万亿元。

10月,A股各大股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挫,沪指跌近3%,深指也跌约2.43%,然而公募基金的总份额却从10月末的26.10万亿份增长至11月末的26.20万亿份,单月增加了960.13亿份,环比涨幅为0.37%。

具体来看,今年11月,规模增长最多的是债券型基金,单月规模增加了2038.42亿元,债基的总规模达到4.96万亿元,这部分增量主要来源于新发市场。

11月,债券基金仍是新发市场主力,11月债基发行募集规模达到1052.86亿元,创今年以来单月新高,且占11月新基金募集总额的八成。债基的火热仍在持续,当前“后备力量”依旧充足。据Wind数据,11月还有132只新产品上报,其中54只为债基,占比超4成。新申报的债基产品中,多为中短期持有债产品,利率债、增强债券型等新产品也有上报。

基金经理认为,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债券基金发行的火爆,首先,源于今年债市的良好表现;其次,临近年末,基金公司频发产品冲击规模,风险小于股票基金、收益率又高于货币基金的债基自然成为资金的首选。

QDII基金增幅明显

港股市场能否否极泰来?

11月份,增幅较为明显的还有QDII基金,无论是基金数量还是份额均有超过2%的环比增幅,此外,随着海外市场的接连走高,QDII基金净值也单月增加了203.86亿元,环比增5.35%。

具体来看,11月份分别成立了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ETF、嘉实标普石油天然气勘探及生产精选行业ETF、易方达MSCI美国50ETF以及富国标普石油天然气勘探及生产精选行业ETF等四只规模超过2亿元的基金。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香港市场是QDII资金最大去向,但因近期港股的持续下挫,因此11月份成立的QDII基金中并没有投向该市场的基金。

数据统计,今年11月份,全市场563只(各类份额分开计算,下同)有可比业绩的QDII基金中,有476只基金净值上涨,86只基金净值下跌,1只基金净值持平。

涨幅榜上,11月份共计67只QDII基金涨幅超过10%(含10%),其中,华宝基金旗下的华宝海外科技股票A、华宝海外科技股票C涨幅超过20%,分别涨20.75%、20.72%,成为QDII基金涨幅榜冠亚军;广发全球精选股票美元、广发全球精选股票人民币分别以16.12%、14.90%的收益率排在QDII基金涨幅榜第三、第四名。

年内,包括道指在内的多个外围指数纷纷创下历史新高,日经225指数在今年11月下旬也站上盘中33853点高位,创1990年以来新高,相关产品均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加购”。

虽然港股相关QDII领跌,但依旧有机构坚定地看好港股市场。中泰国际指出,领先全球制造业周期的半导体周期已悄悄开启,预示全球新一轮经济扩张的周期即将到来,有利于港股趁势上行。此外,美联储加息周期基本完结,港股流动性边际好转,企业盈利回升,估值修复空间打开,港股正在积累更多向上势能。

中欧基金基金经理罗佳明表示,明年可以对港股多一点期待。“就投资而言,相比于短期股价,应更关注公司的价值,即公司给股东带来的生命周期内自由现金流的总和,而不是简单关注公司一两个月或是一两个季度的短期业绩。”

ETF扛起股票基金“大旗”

虽然权益市场并不乐观,但股票基金数量与份额依旧保持了超过1%的正增长,但因行情不景气,从而导致净值增幅仅有0.09%的微增。某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股基的规模增长主要来自投资者对股票ETF的积极布局。

从份额增长来看,资金11月最为青睐科创100ETF,其中科创100ETF华夏份额增加60.9亿份,居全市场之首,且资金依旧青睐港股ETF相关产品,尤其是科技和医药两大主题。华夏基金恒生互联网ETF、华泰柏瑞基金恒生科技ETF、景顺长城基金港股科技50ETF、华夏基金恒生科技指数ETF、易方达基金H股ETF在11月的份额合计增加100.94亿份。

华南某大型公募渠道人士对记者表示,从市场风格与产品特性来看,A股事实上已经进入了熊市的第三年,无论是从经济基本面的改善,还是政策的持续发力,包括过往数据的回溯演绎来看,A股触底反弹的可能性都在增大,很多资金实际上是有“抄底”意愿的;而包括ETF在内的指数基金,因为具有风格稳定(行业/主题型则是鲜明)、费率较低、简单透明等优势,历来被认为是“抄底利器”,因此一些低位布局的资金,选择借助ETF进行布局,静待市场反转机会。

“从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海外经验事实上已经说明,指数化投资是大势所趋;这几年来在各有关方面的宣传普及下,知晓并开始尝试指数投资的客群越来越多,大家开始更多理解指数投资的优势所在,而今年属于相对的厚积薄发。”

推荐阅读:

药企一年花费3200亿用于销售,医药反腐地图:广东落马人数第一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固牢夯实经济恢复基础

男子花十多万在郑州望湖宸院买车位 验收时发现原来车位的位置竟变成了过道?

不容错过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