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徐俊: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关注患者骨骼健康

才艺展示 2024-01-07 71126人围观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韩利明 上海报道  骨骼健康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只有拥有健康的骨骼,人们才能自由地从事自己喜欢的运动、安心地投入工作、创造理想的生活。从茁壮成长的少年,经过强健的壮年,然后慢慢进入垂垂老年,骨骼作为身体的重要部分,也在经历着成长、巩固和衰退。

在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人们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骨科疾病。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脊柱侧弯人数预计超过500万,并且还在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颈椎病、腰椎病等脊柱退行性疾病中,20岁至40岁患者占到64%;骨质疏松症在老年人群中广泛存在,文献报道70岁以上仅有三成老年人骨量正常...

专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徐俊: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关注患者骨骼健康

维护骨骼健康,需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防护。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如何有效预防和诊疗各不相同的骨科疾病?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徐俊。

青少年脊柱侧弯:及时干预、尽早治疗

21世纪:有哪些因素导致青少年脊柱侧弯呈多发趋势?

徐俊:导致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特发性,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激素、发育、神经、平衡功能障碍等相关;但目前临床更多见的是由于后天坐姿不好、运动不够等;有些是其他疾病导致的并发症。

21世纪: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发病率高,但是公众对它的认知程度远不及青少年近视、青少年肥胖?

徐俊:一方面,脊柱侧弯比较隐匿,不容易被家长发现;另一方面,脊柱侧弯发展到需要手术干预的时候,已经是出现了明显的畸形,这时候才能逐渐从肉眼上分辨出来。

对于脊柱侧弯的孩子,我们要求家长及早带孩子到医院拍X光片,这个是最直接反映病情的手段,很多上海的中小学已经开始安排早期筛查。

通过早期筛查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发现时机越来越早,医生能干预的时间也越来越早了,对孩子越有益。至少在早期干预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度降低后期手术干预的几率。

21世纪:脊柱侧弯对青少年有哪些影响?及早干预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徐俊:青少年脊柱侧弯最大的问题不仅仅是影响外形,还会影响身高发育,更严重者,限制心肺脏器发育,继而引发心肺功能受损。因此,大众应该提高对青少年脊柱侧弯的重视程度。及时干预,尽早治疗,一定是对孩子有帮助的。

根据我的临床经验,大部分孩子发生脊柱侧弯,跟课业负担较重、坐的时间太久、缺乏必要的户外运动有关。通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提醒,必要时佩戴支具基本上能够矫正,可大大降低孩子手术的风险。

如果青少年脊柱侧弯比较明显,医生可通过拍摄脊柱全长片了解患儿发生脊柱侧弯的始发和终止节段,即从什么位置开始发生弯曲,到什么位置终止。经过一段时间连续性的随访观察,侧弯持续进展,干预效果不佳确实需要手术干预的,应尽早手术。当然很多家长的顾虑在于手术是有创的干预手段,对孩子损伤较大,但随着骨科技术的发展,矫形手术已经相当成熟了,请家长们放心。

中青年脊柱退行性疾病:离开座位去运动

21世纪:脊椎病、腰椎病等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发病人群呈上升趋势。根据您的临床经验,您观察到的这一类患者近几年来有何变化趋势?

徐俊:脊柱退行性疾病,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按照过往经验,以前多发于中老年人,现在朝着中青年的幼龄化发展,青少年的病例也不在少数,我碰到过一个15岁椎间盘脱垂的病人,急症需要手术。

21世纪:针对不同年龄的人群,是否有办法提前预防这一类疾病?年轻人通过挑选枕头、按摩等“法宝”自救是否有效?

徐俊:现在的孩子学业任务重,需要长时间坐在课案上写作业,最好的预防实际上是他们离开座位去运动,尽可能避免久坐的时间,比如40分钟左右要起身活动5-10分钟。

对于年轻人通过挑选枕头、按摩等方式来缓解腰椎和颈椎的不适,我是赞成的,这类方法通过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疲劳,改善症状,但是要提醒大家,首先还是应该来医院,请医生做些必要的体检和检查,排除结构性疾病如腰突症、椎管狭窄之类,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放松方式。一些生活当中不好的习惯,例如长时间伏案、坐姿不正、跷二郎腿等,会引起颈椎腰椎不可逆的结构性改变,因此我推荐患者要起身活动,多增加户外活动,同时开展对核心肌肉群的训练。这类训练方式网上很多,但是每种核心运动的训练因人而异,建议最好寻求物理康复师或者骨科医生的帮助,针对患者给出个性化复健方案。

21世纪:达到哪种程度的患者需要到医院就医?中西医在治疗患者方面有何不同之处?

徐俊:导致腰酸的原因有很多,在骨科范畴里,腰肌劳损是最常见的。如果你出现臀部至下肢放电、脚麻、肛门周围异常、走路不太稳或不能走长路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做腰椎的CT或者磁共振,排除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问题。

西医对于急症的治疗,比如急性腰痛、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急性神经水肿、肌肉痉挛疼痛等,西医能够帮助患者立即缓解疼痛,消除神经水肿。

中医的优势在于日常调理,包括保持肌肉的活性、疏通经络等,所以中西医结合对脊柱退行性疾病非常有效。

对于经过3至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可以考虑手术,特别是很多患者不能长期走长路,走完五六百米就出现脚麻手麻的情况下,需要手术干预。

21世纪:随着商业社会发展,各种推拿馆或者针灸馆随处可见,对比医院骨科诊疗,二者有何区别?

徐俊:对于腰酸背痛的患者,在去推拿馆或者针灸馆之前,原则上应该在医院做CT或者磁共振检查,排除中重度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肌肉水肿严重的患者,这些患者最好只能做简单的肌肉放松,但不能做正骨、深度按摩等。

我们碰到过最严重的案例,是一名26岁的年轻人,在养生会所里做正骨复健不当,结果导致急性颈椎半脱位,手脚不能动,影响到呼吸困难,差点引发生命安全。

事实上,西医的物理治疗师和中医都有正骨医生,他们有独到的方案技巧治疗患者。对于市场上商业化的正骨技师,可能没有得到过正规的医疗培训,这是需要注意的。

老年人骨质疏松:适度运动、有效预防

21世纪:为什么骨质疏松人群呈多发趋势?

徐俊:社会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也是渐进的过程。以前通过x光片,医生只是简单地告诉患者,“你的骨密度好像和正常的骨骼有点不一样,可能低了一点。”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意识到骨质疏松是一个系统性疾病,引起骨量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事实上,骨质疏松已经纳入慢病管理范畴。根据WTO对骨质疏松的定义,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在于引起老年人脆性骨折。脆性骨折会造成老年人肢体障碍,还有引起并发症,增加致死率和社会经济负担,所以国家、社会逐渐提高对骨质疏松的关注程度。

21世纪:跌倒造成的髋部损伤,容易使老年人的生命走向最后阶段?

徐俊:国际研究表明,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最后一次骨折”,最好是在24小时内完成手术,这能够大大降低患者手术的并发症,特别是死亡率。

上海六院开通老年人髋部骨折的绿色通道已经8年了,基本上能保证绝大部分患者在24小时内完成手术。我最高的记录是为一名99岁的老太太用微创的方式做髋部骨折手术,随访一年两年都没有问题,至少在我的认知里面,一定是帮她延长了寿命。

21世纪:补钙能够防止骨质疏松吗?什么情况下需要补钙?

徐俊:实际上目前对于补钙存有争议,根据WTO的标准,正常人一天需要摄入1500毫克的钙,只要保持正常饮食,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补钙的。

但大众生活习惯不一、饮食呈现多元化,对于摄入过多碳酸饮料、咖啡的;阳光摄入不足的;合并一些基础疾病的,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用糖皮质醇激素的、或者是绝经以后缺乏雌激素的女性;自然衰老出现骨量丢失等人群,需要在日常饮食的基础上增加适量的钙剂,通常是每日600毫克左右。对于这一类人群,一定要先到医院做骨密度检查,检测骨转化指标,由医生提供针对性的补钙建议,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单纯补钙。

总之,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大众对健康越发关注,这是一件好事情,但是我们要科学地面对,不能太焦虑,也不能太盲目。

21世纪:您对老年人的骨健康有什么建议?

徐俊:第一,纠正一个普遍的观念,有别于中国人的静养,从骨科医生角度,提倡多运动,60岁以上的老人也要适度运动。每天至少要进行半小时左右的身心愉悦的运动,比如散步、肢体拉伸,对老人是非常有益的。

第二,骨质疏松的预防方面,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因为雌激素缺失,多数会面临骨量减少的问题,但这并不代表男性就没有骨质疏松的问题,很多男性也要预防骨质疏松。有数据显示,70岁以上人群中,大概有70%的人出现骨量减少。我建议大家定期做骨密度的随访,每个人缺钙的原因、机制都不一样,要及时到医院征求医生的意见,如何补钙、或是通过药物干预。

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性

21世纪:医生对全手术周期、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管理概念越发关注,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徐俊:人体健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举例来看,患者骨折手术愈合,但肌肉萎缩了,仍然达不到他原来工作生活的状态,也就达不到“健康”的程度。

所以术后管理非常重要,如何帮助患者尽快消肿、术后如何尽快开始康复训练,避免肌肉萎缩的情况出现。在这一方面,我们运用了神经肌肉电刺激的理念,结合骨科病人的特点,设计了手术期全流程康复管理的程序,目前这个仪器正在申请医疗器械证。

21世纪:上海六院还有哪些对患者全手术期、全方位关怀的经验?

徐俊:我们习惯和康复科医生一起查房。患者手术后,康复科医生会给出针对性的康复管理方案,比如允许病人做怎么样的活动、怎么样的肌肉刺激的强度等。

这个模式运作以来,明显感受到病人对医疗满意度的提升,患者不会再说医生做完手术不管我了,有问题可以及时和康复科医生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医患矛盾,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帮助他们营造更好的康复环境。

从康复科发展来说,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康养事业,康养中包含了康复,不仅仅是病人术后需要康复,很多时候出院的病人也需要康复。康复的费用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高,很多时候可能几句话、几个动作就避免患者有可能因为肌萎缩再次受伤,可能就降低了医保的额外支出。

全周期关注病人,甚至在手术后立刻开始辅助患者活动,完全颠覆了以前手术后要静养休息的理念。对于康复理念的了解和运用,国外的医生学者比我们走得更前一点,这也是我们在慢慢追赶国外先进治疗经验的一个方面。

21世纪:您如何看待“伤筋动骨100天”。

徐俊:骨科医生其实特别反对“伤筋动骨100天”这个概念。对于骨伤患者,要尽早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需要,开展康复训练,从而保持肌肉活性,同时康复训练也能促进骨折愈合。

包括我们设计的康复理疗仪器,康复团队在患者管理方面的介入,都是希望患者能够尽早开始活动,帮助患者早一点恢复到原来肢体的活动范围。

推荐阅读:

规范旅游市场 文旅部向私设景点说“不”

广联航空投资8亿建基地,西安航空制造再添新军

生育率持续垫底怎么办?韩国提议将新生儿补贴直接翻三倍

不容错过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