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数字友好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路径

才艺展示 2023-08-18 9696人围观


(欧阳雪 鹏宇)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时代步入数字时代,数字全球化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2020年8月18日,《首届世界数字友好大会》向全球发布《世界数字友好宣言》,倡议将每年的8月18日确定为“世界数字友好日”。经历了三年的疫情防控和波诡云谲的国际风云变幻,当2023年的“世界数字友好日”如期而来,作为“数字友好公理系统”的提出者、践行者和“世界数字友好日”倡议发起机构 -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主任的杨勇先生应邀接受媒体专访,展望他对未来倡导数字友好高质量发展和推动“数字友好城市”、“数字友好乡村”和“数字友好社会”等建设的期许。

 

数字友好是数字文明时代新的生产关系体现

杨勇表示,数字全球化时代,数字产业和数字技术会一直迭代升级下去。数字化也是完全跨界的,农业数字化、工业数字化、文旅数字化等等,各行各业都在向数字化演进。但是话语体系和数字思想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杨勇认为,这,就是“数字友好”。

杨勇说,“数字友好”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比如,其中提到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就是参照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炼出来的。话语体系不是简单发明一些概念,而是包含学理研究、通识表达、传播体系、行为活动等层面,是道器合一、系统完整的整体,并最终要接受社会文明发展的检验。话语体系弱,则道义归属力和国际向心力就弱;话语体系强,则海纳百川,涵养中华文化自信,观照人类共同价值追求,优化全球治理秩序结构,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因此,数字文明时代的话语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要求是科学的、实证的,我们需要基于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去构建具有前瞻、统领、全局意义的数字时代话语体系,因此,数字友好公理系统的提出正当其时。

 

杨勇:数字友好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路径

▲2020年8月18日首届世界数字友好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

在跟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时,有人提出能不能叫“数字文明”? 杨勇认为,更确切的说是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文明时代,但单论数字文明则很难作为一个有效的数字外交语言去使用。世界各国都在强调他们自己的文明属性,但文明和文化却又很难完全兼容。数字友好这个词相对来说比较中性,兼具着数字外交的包容性,同时又兼有国家数字经济、数字贸易、数字技术、数字产业、数字政府等友好型发展的战略需要。

在分析数字文明时代生产的要素变化时,杨勇提出人类社会现已进入以数据为生产要素的数字文明时代,一定会产生一种新的社会契约,那就是数字友好。在此基础上,杨勇希望能重新构建出一套体系,包括数字友好城市、数字友好乡村、数字友好园区、数字友好社区等等。比如,未来的数字友好园区不再关注于传统的园区服务,更多关注的则是数字人本生态建设,因为技术是冷冰冰的,但是人和城市、人和社会都是有温度的,怎么促进它们的和谐友好发展是杨勇思考的问题。

“在做数字友好研究的时候,一定是把我们的以人为本的社会生态放在第一位。核心内涵就是以人为本的人类生产生活和以数据驱动的数字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并遵循科学实证不断进化和改善,最终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生态。”杨勇提出了数字友好理念的同时,他和团队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他认为,数字友好能解决四大基本问题:第一是可以弥合人与人之间、企业之间、国家之间业已存在的数字鸿沟;第二是可以消除因为数字时代产生的新的贫困;第三是解决数字垄断的问题;第四是国际上还出现了数字霸权等。我们可以用数字友好公理系统来尝试找到解决方案,建立数字友好全球共识。

2020年8月18日,在环球财讯中心召开的首届世界数字友好大会上,与会人员提出最多的问题就是中国2亿多老年人被数字边缘化,这是典型的数字不友好。比如,疫情期间,老人进小区不会扫码,上公交车也不会用,去银行、医院看病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数字化问题,非常不方便。杨勇强调,数字时代的发展,如果我们不关心这些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障人士的数字福利问题,那么就是不友好的。大会对有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撰写了有关文件。

为此,在杨勇的主导下,首届世界数字友好大会发布了《世界数字友好宣言二十条》,除了数据要素确权、定价、融资、转让机制等一系列内容外,还重点提到数字时代必须要关注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障人士的数字福利问题。

“数字友好”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路径

数字经济的崛起与繁荣,赋予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和“新动能、新优势”,数字经济正以春潮涌动之势,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杨勇指出,数字技术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发展数字经济是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数字经济的兴起引发经济发展方式的巨大变革,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杨勇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到出台《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再到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数字中国建设蹄疾步稳,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不仅有力推进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为创造人民群众更加美好的生活提供了坚实支撑。

杨勇认为,数字经济关系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关乎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推动实施,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022年8月18日第二届世界数字友好大会与全球数贸港论坛同期在中国北京举行

杨勇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等方式促进高质量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抓住数字经济发展契机,有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环节。

杨勇指出,当前无论是国内经济循环还是国际经济循环,仍然存在不少“堵点”和“痛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可以缓解或解决这些问题,助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任务。积极把握和利用好数字经济发展的机会窗口,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将有助于加快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

推进“数字友好城市”和“数字友好乡村”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杨勇认为,大力推进“数字友好城市”和“数字友好乡村”建设,使地方经济融入全国及全球经济循环之中,从而持续释放数字友好型经济增量的发展潜能,是数字文明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方向。

杨勇说,“数字友好城市”和“数字友好乡村”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转型升级过程中,顺应数字文明时代生产力变革要求而重新构建起来的城市、市民、农村、农业和农民新生产生活单元。其核心内涵是以人民为中心,以数字友好理念和数字友好技术相驱动,实现城市-县城-集镇-乡村联动和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也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数字城市和新型城镇数字化发展和科技化、普惠化、要素化、市场化、智慧化、民主化、法治化,并最终以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文化建设及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乡村的全面振兴。

杨勇指出,把贫困和发展问题解决好,乡村振兴战略就能够完成好。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一是将乡村经济融入到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之中,实现市场定价,等价有偿,降低乃至消除城乡剪刀差,让农村居民享受到市场经济来带的均衡服务与均衡价格。方法二是通过应用科学技术,夯实乡村经济的内生发展基础,包括特色农业、生产制造业、休闲服务业、健康养老产业、文化旅游业等等。乡村振兴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而不是城乡差别二元化、剪刀差、以农养工之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必须提升乡村居民的环境自信与能力自信水平,进一步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价值构建。数字友好理念和数字友好型技术,将会在提高乡村生产力、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乡村组织治理、绿色低碳、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进程中成为开拓视野、开发经济增量、防治数字贫困、发展数字贸易、开展国际合作和开源节流的重要抓手。

共同富裕需要继续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既需要保障物质富裕,也需要保障精神丰裕。杨勇认为,共同富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而不是杀富济贫。因此守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底线,充分运用现代市场经济产权思维,运用数字友好理念和数字友好技术,盘活基础设施投资的沉没资本,多方提升各类农业资产的现金流,吸引社会资本,发挥农业农村的比较优势,成为数字友好市场经济的供给和需求方,是做好一次分配的重要方式。同时在二次分配方面,做好贫困户精准扶助,在产业链协同、基础设施建设、税收、国企社会责任和转移支付方面加大对相应价值环节的倾斜与帮助,以融入数字友好产业生态的活水,形成防止脱贫后返贫的机制模式。在第三次分配层面,鼓励社会贤达、社会资本以帮扶、结对子、产业项目建设等方式,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眼界与能力水平,建设宜居乡村,持续降低乃至消除城乡差距。

 

 

杨勇:数字友好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路径


不容错过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