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没那么“保险”了?丨年报研究专题

才艺展示 2024-06-05 96511人围观

《投资者网》崔悦晨

2023年,保险行业复苏态势明显。

具体来看,7家A股及H股上市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安在线,以及天茂集团旗下的国华人寿共实现保费收入2.76万亿元,较2022年的2.62万亿元,增长了5.41%。

其中,中国平安以8006.95亿元的年度保费规模领跑行业,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紧随其后,2023年保费收入分别为6616.49亿元、6415亿元,涨幅分别为6.86%、4.28%。

值得一提的是,非上市保险公司业绩同样亮眼,2023年共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4万亿元,同比增长14.29%。然而,受利率下行和资本市场持续震荡等因素影响,非上市保险公司整体利润出现下滑迹象,2023年净利润合计亏损142亿元,较去年减少184亿元。

寿险业务走出“寒冬”

作为上市保险公司的核心业务,2023年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均达成正增长,走出来2022年保费收入下滑的“寒冬”。

具体到各家公司,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人寿、新华保险、人寿保险以及国华人寿2023年共实现保费收入1.72万亿元,同比增长4.99%。

其中,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6415亿元,同比增长4.3%,保持寿险业务“一哥”地位。平安人寿、太保人寿紧随其后,分别实现保费收入4985.34亿元、2331.41亿元,同比增长5.82%、4.86%。新华保险收入1659.03亿元,同比增长1.72%。

银行业存款利率下调,是寿险业务业绩回暖的主要原因。2023年,随着六大行及商业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低利率时代已经到来。

2023年6月,六大行宣布下调各类存款利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挂牌利率全部降至2.5%以下,执行利率告别“3时代”。随后,多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陆续下调部分人民币存款利率,幅度为5到15个基点不等。

在此背景下,一些投资者开始“挪储”,把目光转向保险产品,尤其是定价利率3.0%的增额终身寿险等储蓄险。利率下行阶段,保险产品的长期保障特点得到凸显,更能吸引投资者的关注。

对于寿险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利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寿险企业保费收入告别负增长,保费收入达到1194.06亿元,从10月的同比下滑7.51%扭转为11月的同比增长0.36%。

展望2024年,保险公司寿险业务有望继续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

财险收入明显分化

财险业务方面,2023年上市保险公司财产险业务收入均实现增长,但增速明显分化。

具体来看,4家财险企业中,人保财险持续保持领先地位,2023年实现保费收入5158.07亿元,同比增长6.26%。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3021.6亿元、1903.27亿元,同比增长1.38%、11.42%。众安在线实现保费收入294.78亿元,同比增长24.65%。

分险种看,全年车险业务增速放缓,非车险业务保持较高增势,成为财险保费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例如,人保财险2023年车险保费增长5.3%,非车险业务增长7.4%,其中农险、货运险以及其他险种表现亮眼,分别增长11.9%、11.4%和30.2%。太保产险2023年车险保费增长5.6%,而非车险业务保费收入增长19.2%。

整体而言,财险业务2023年维持稳中有增,其消费属性使之在经济复苏时期具备更好的保费收入弹性。

银行系险企“增收不增利”

2023年,非上市保险公司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从已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62家非上市保险公司来看,2023年共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4万亿元,同比增长14.29%。

其中,泰康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031.88亿元,位列第一名。中邮人寿次之,2023年首次跻身“千亿俱乐部”,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98.66亿元,位居第二名。信泰人寿保险业务收入535.9亿元,位列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受利率下行和资本市场持续震荡等因素影响,非上市保险公司整体利润出现下滑。2023年整体净利润合计亏损142亿元,较去年减少184亿元。

其中,民生人寿、招商信诺、中宏人寿、中美联泰、工银安盛、安联人寿、国民养老、农银人寿分别实现净利润4.6亿元、4.6亿元、4亿元、4亿元、4亿元、3.6亿元、3.3亿元、3.2亿元、1.8亿元,占据利润榜单前十。

在“报行合一”的大背景下,银行系险企成为投资者及市场关注的重点对象。

此前,中邮人寿、建信人寿、工银安盛、农银人寿、中信保诚、招商信诺、交银人寿、中银三星人寿、光大永明人寿以及中荷人寿这10家银行系险企已全部披露2023年年度业绩。

数据显示,2023年这10家银行系险企共实现保费收入3642.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19%。中邮人寿以1098.66亿元的保费收入稳居第一。

尽管背靠财力雄厚的银行,但10家银行系险企出现普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2023年,10家银行系险企共实现净利润-161.42亿元。

其中,中邮人寿以114.68亿元亏损位居榜首。然而2024年一季度,中邮人寿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7.54亿元,保险业务收入736.58亿元,同比增长26.2%。

2023年8月2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了《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强调银保渠道佣金费用要严格“报行合一”。

所谓“报行合一”,指的是保险公司给监管部门报送产品审批或备案材料中所使用的产品定价假设,要与保险公司在实际经营过程当中的情况保持一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整体来看,为了行业的平稳发展,避免出现经营风险,保护消费者利益,报行合一也是大趋所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受“报行合一”影响,在2023年上半年高歌猛进的银保渠道保费规模进入了缓慢增长状态。保险行业的银保渠道规模在2023年底和2024年初出现了下滑,同时,由于代理保险业务收入下降等因素,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出现下滑。

管理层密集“换血”

自2023年下半年起,已有多家险企发生将帅生变。

2023年6月,中信保诚人寿董事长黎康忠辞任;9月,林顺辉获批出任建信人寿董事长;11月,农银人寿原董事长肖彬调任,由农行信用卡中心总裁薛亚芹出任农银人寿董事长,其任职资格于今年4月获批。

此外,今年3月以来,太保寿险、横琴人寿、幸福人寿、光大永明人寿、华海财险、华安保险等在内,已有14家保险公司披露总经理、董事长发生变动相关公告。

部分险企高层人事调整是由于高管到龄退休或到达任期,如太保寿险原总经理蔡强。有的险企“换帅”是由于原管理层人员的工作调动、调整和请辞等因素,如国联人寿原总经理夏寒等。此外,也有险企为求业务及业绩突破,主动调整管理层。

当前保险行业面临投资端和负债端的双重压力,人事变动调整从某种层面上反映了行业发展正面临着压力。

董事长、总经理等核心管理层的变动,往往会对一家公司的发展理念、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产生影响。很多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险企,快速的人事调整是出于业务原因,随着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竞争也日益激烈。

为了保持竞争力,保险公司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调整其高管团队,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需求。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保险业正在进行业务转型。这种转型往往伴随着人事变动,因为公司需要具备新技能和视野的领导来推动变革。

未来,保险行业的管理层变动呈现怎样的趋势,值得拭目以待,《投资者网》将持续关注。(思维财经出品)■

不容错过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