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联储会议纪要公布,欧美股市全线重挫)
当地时间1月3日周三,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纳指录得四连跌。其中,道指跌0.76%,标普500指数跌0.80%,纳指跌1.18%。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突破4%之后回落。
周三对美股走势影响最大的是美联储释放的一系列信号。
周三早盘,里士满联储行长巴尔金在公开讲话中表示,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打压股市多头情绪。午盘后公布的美联储去年12月议息会议纪要显示,联储决策者们普遍认为,通胀上行的风险已被遏制,未来一年时间内适合降息,但必要时加息的大门没有关闭,且多名官员支持将高利率维持更久。
在市场看来,这份纪要释放的信号,远没有去年12月议息会议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鸽派”,相比市场对降息前景的乐观情绪,这份纪要更偏向“鹰派”。纪要公布后,美债收益率冲至日内高点,美元指数上涨。
经济数据方面,美国劳工统计局周三发布的职位空缺和劳动力流动调查(JOLTs)显示,职位空缺从上月上修后的885万下降至879万。美国11月职位空缺数降至2021年3月以来最低,进一步证明劳动力需求降温。
此外,国际油价3日显著上涨。截至收盘,美油、布油均涨超3%。欧佩克在官网发布声明表示,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重申对团结、充分凝聚力和市场稳定的承诺。
美联储会议纪要公布 未提及“何时开始降息”
周三公布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在2023年12月的会议上一致认为,始于2022年的加息周期可能已经结束。通胀有所放缓,尤其是六个月年化通胀率,而且有迹象显示供应链正在恢复正常,同时随着更多的人加入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开始放松。在利率路径的不确定性方面,纪要称:“在讨论政策前景时,与会者认为,政策利率可能处于或接近本轮紧缩周期的峰值,不过,实际的政策路径将取决于经济如何发展。”
会议纪要还显示,几乎所有的与会者在他们提交的预测中,都暗示到2024年底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都应该更低。然而,这些与会者也表示,他们的预期与不寻常的高度不确定性有关联,接下来经济的发展方式可能会令加息变成更加适宜的举动。参会者继续普遍强调保持谨慎、依赖数据,并重申为了确保通胀明显、可持续地回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紧缩立场是合适的。
除了降息外,几位与会者也提到了停止缩表的事情。他们指出,当银行准备金“略高于被认为充足的水平”时,结束这一过程可能是合适的。这些官员表示,讨论将在缩表停止之前很久就开始,以便市场得到充足的通知。
知名宏观记者、被称为“美联储传声筒”的尼克·蒂米劳斯表示,对于何时降息这个重要问题,会议纪要并没有展现出有意义的讨论。
蒂米劳斯进一步指出,会议纪要也显示出美联储官员们内部的分歧。一些官员认为,随着供应链和劳动力市场从疫情相关的干扰中恢复,抗击通胀最容易的部分已经完成,接下来需要更高的利率来抑制经济活动。同时其他官员则认为供应侧改善的潜力仍有可能继续,从而延长通胀相对容易和无成本下降的状态。
欧美股市全线重挫
在美联储纪要公布前,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Thomas Barkin)称,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这直接打压美股多头情绪。
受此影响,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美元指数持续走高,会议纪要公布后,美股尾盘继续走低,截至收盘,纳指跌1.18%,连续2日大跌,刷新12月12日以来收盘低位;标普跌0.8%,道指收跌284.85点,跌幅0.76%。
热门中概股逆势跑赢美股大盘,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1.5%。其中,哔哩哔哩、网易大涨约4%,腾讯粉单、理想汽车涨超3%,阿里巴巴、拼多多涨超2%,百度涨约2%,小鹏汽车涨超1%,京东、蔚来汽车涨近1%。
另外,欧洲市场亦集体重挫,欧洲斯托克50指数大跌1.43%,创去年10月23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主要欧洲国家股指齐跌,除英股外均大跌超1%,法股、英股已连跌两日。
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金融市场对美联储年内大幅降息的预期非常强烈,因此,美联储最新披露的会议纪要稍有“鹰派”信号,便被视为风险事件,导致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重新押注。
因为,在2023年12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上演“鸽派大转向”,并在最受市场瞩目的12月利率点阵图中,大多数联储官员预计2024年将有三次降息,降息幅度超过市场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罕见发表了“鸽派”讲话。
一系列举动,标志着美联储控制通胀的重大胜利,这也直接推动美国股、债市场2023年年末的大狂欢。
目前,美联储基金期货交易员最新预计,2024年美联储将进行5-7次降息,每次降息25基点,累计降息幅度达到125-175基点,第一次降息或将在今年3月份。
但有评论称,最新披露的会议纪要的“鸽派”倾向,远没有鲍威尔发布会上流露的那么强。无论是指出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高,还是提及金融环境过于宽松影响降低通胀,都不支持2024年合计降息150个基点的市场预期。
根据日程,美联储的下一次议息会议将在2024年1月30日至31日举行,决议将在1月31日(北京时间2月1日凌晨)公布。
来源:综合自央视财经(记者高岩)、证券时报(记者李丹)、券商中国(记者周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