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和鸭子

才艺展示 2024-02-05 144675人围观

  你愿意和一只“像马一样大的鸭子”搏斗,还是和100匹“像鸭子一样大的马”搏斗?

  这是一个无数公司都向求职者提出过的经典问题。

马和鸭子

  如果你也曾被这样看似无厘头的问题难倒过,可以看一看美国作家威廉・庞德斯通最新出版的作品《如何对付像马一样大的鸭子》。

  作者认为,面试者想要的并不是什么“标准答案”,他们真正关心的是求职者如何思考这个问题,以及如何阐明自己的解题思路。据此,他们可以大致判断出求职者的知识结构、思考方式以及擅长的领域,从而为特定岗位招录到更合适的人。

  比如,你可以将“马一样大的鸭子”和“鸭子一样大的马”视作比喻,前者代表解决一个大问题,后者代表解决100个小问题。以客服工作为例。客户表达不满是很普遍的事,但大多数人只会抱怨一下,只有很少的人会提出严重的投诉。但作为客服人员,每位客户都需要被认真对待。如果是你,你是更善于处理一位客户的严重投诉,还是安抚100位情绪不佳的客户呢?

  又比如,你也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个问题。根据生物学上的“规模变化效应”,任何生物的体重都与其身高的立方成正比,而肌肉和骨骼的强度与其身高的平方成正比。这就是为什么蚂蚁等“小个子”可以举起数倍于自身重量的东西,而“大块头”即便有粗壮的四肢,承重能力也完全不成正比。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当一只鸭子等比例放大为马一般大小,其细瘦的腿根本无力支撑起巨大的身体。这样的鸭子别说战斗,恐怕连站起来都费劲。所以,答案只能是前者。

  实际上,早年间,用人单位只关心“核心业务问题”,对于延展思维能力一点也不在意。首次提出这一问题的是爱迪生。

  1876年,托马斯・爱迪生在美国新泽西州门洛公园的一座山脚下建了一家电灯泡厂。有一次一起就餐时,爱迪生偶然提到工厂所在的山上有一棵樱桃树。令他吃惊的是,他的员工完全接不上话。爱迪生据此做了一项调查。他发现,有27名员工,明明6个月来每天都路过这棵樱桃树,却从来没有注意到它。

  这件事证实了爱迪生的一个猜想,即很多人根本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发现自己的员工也是如此,彻底激怒了他。爱迪生认为,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拥有足够强大的知识储备一样重要,尤其是对于他们这些以发明创新为业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这一信念促使他编撰了一份问卷,分发给那些正向他的公司求职的人。

  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还吐槽道:“他们(不关注周边环境的人)会给公司乃至公众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企业应该准备一份小问卷,让求职者参加,这一做法至少可以防止那些极不称职的人通过招录。”

  公众显然把爱迪生的这番牢骚当成了信条。仅在1921年5月,《纽约时报》就针对爱迪生的调查问卷发表了23篇文章和社论。不少企业开始绞尽脑汁设计自己的问卷,各大高等学府和咨询机构的专家也纷纷上阵分析“小问卷”与创造性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何对付像马一样大的鸭子》的作者在书中直言,爱迪生的调查问卷开启了长达一个世纪的相关研究,但直至今天也没有专家能够给出确定的结论。他认为,无论是当年的小问卷,还是后来颇为流行的性格测试,都存在一定辅助功能,但并不具备定义个人潜质和潜能的能力。

  一个极具戏剧性的实锤是,有记者拿出当年爱迪生的问卷,请几乎同一时期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作答,后者居然在一道物理题上出了差错。《纽约时报》兴高采烈地报道说:“他(爱因斯坦)也是我们(笨蛋)中的一员。”令这位物理学家出糗的问题是“音速是多少”。爱因斯坦的回答是,他不记得,他没有把这条信息记在脑子里,因为答案很容易在书里找到。

  应该说,尽管小问卷的科学性确实充满争议,但其启发性依旧值得关注。尤其是面对当今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能否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问题、用创造性的思维解决问题,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木桶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正如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要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补齐短板与拉长长板同样重要。除此以外,培养跳出框架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不可忽视,比如在桶的短板下方垫上一块砖头,让整个桶倾斜向长板一方。这样做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作为救急用的临时方案,也不失为一个可选项。

  无论是站在个人成长还是企业发展的角度,寻找到足够多的选项,都是一种未雨绸缪。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肖 瀚)

推荐阅读:

8月13日擒牛姐周末复盘

松茸的价格是多少钱一斤

徐柏青:坚守初心,筑梦未来

不容错过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