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他们这样做!

才艺展示 2024-01-24 84833人围观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最东端,是我国典型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之一,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就在这个保护区,由于外来物种互米草的强势入侵,多种本地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严重威胁了鸟类的生存环境。现在情况如何呢?

  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者遇到上海某高校生态治理专业的学生正在开展研究监测。

治理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他们这样做!

  上海某高校生态治理专业学生 梁喜幸:对我们来说互花米草是个外来物种,它扩张是非常快的,会侵占当地的本地的那些植被上,我们看到的芦苇,它会侵占这些地方。

  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洲东南部沿海,因其具有防风抗浪、抑制沙滩风沙等功能,于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成为促进滩涂淤泥生长,巩固海岸的“守护者”。然而,它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由于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生长速度极快,侵占了其他植物的生长空间。在崇明东滩,海三棱�草、芦苇、碱蓬等本土植物失去了生存空间。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助理工程师 孙雪娜:经过我们科研监测,发现互花米草它的根系很密,原本可能会在这里有非常多的底栖生物,比如说这个蟹类、贝类,但是因为它很密的这个根系,就导致这个底栖生物它没有什么生存空间。然后对鸟类,它可能在这片取食的这个数量也很少,因为它可能没什么吃的,所以这个生物多样性就会很低。

  根据该保护区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由于人为活动干扰以及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入侵的影响,海三棱�草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其在长江口以及杭州湾湿地分布面积从约135平方公里锐减到40平方公里以下,保护区内残存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

  划定生态修复区 遏制互花米草扩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互花米草的入侵,来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候鸟也逐年减少,数量最少时只有约4万只。如何尽快控制住互花米草的扩张,改善入侵地的生态系统质量,稳定鸟类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是摆在东滩保护区管理者面前十分紧迫的问题。从2010年开始,该保护区就开展了大规模的互花米草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效果怎么样呢?

  孙雪娜:在经过治理过之后的互花米草的区域可以看到,现在就是一种枯黄的状态,但是在八、九月份,它其实是一个绿色很茂密的状态。

  经过长期的实践,并根据东滩互花米草分布特点和生物学习性,在生态修复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工作人员总结出了综合治理方案。

  孙雪娜:其实这个互花米草治理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以前我们可能经过火烧、刈割、水淹各种方式。结果发现单独使用其中的某一个方式都不是很有效果,所以我们最后采取的是刈割加淹水的复合方式进行治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综合治理过程中,保护区工作人员从互花米草生态控制、鸟类栖息地优化和科研监测基础设施等三大部分入手,从围堤、河道水系建设,互花米草清除,再到本土物种修复、岛屿营建,逐步修复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

  孙雪娜:我们对互花米草治理之后,可以发现原本的土著植物海三棱�草, 它的面积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原本可能只有不足1平方公里,但是现在已经恢复到了700多公顷。

  目前,整个生态修复区占地2400公顷,对互花米草的灭除率达95%以上,本土物种芦苇、海三棱�草等逐步恢复。

  此外,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围堤建成后,围堤内外形成了不同的生境。为尽快让堤外形成优质的泥滩,保护区还加大了海三棱�草在堤外自然系统中的种植,不断加快泥质滩涂的形成,并利用自然潮汐加大滩涂地貌的自然塑造,为过境的�a鹬类鸟类提供了优质的栖息场所。

  根据保护区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生态修复区内外鸟类种群数量均明显增加,候鸟数量从4万只增长到18万只,候鸟种类从20种增加到90种。

  压实各方责任 构建科学防治体系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互花米草是一种具有强大繁殖能力的植物,它的种子可以通过风浪、海潮等方式传播到其它地方,自行萌发。这也给完全根治互花米草造成了困难,那么,该如何彻底根治互花米草呢?

  去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其中专门提到优化并推广崇明东滩互花米草防治模式,对全市互花米草进行综合防治,恢复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长江口区域生态安全。

  上海市崇明区林业站副站长 李永涛:已经启动了这个治理,但还没有彻底根除,所以我们去年治理好了以后,到今年我们接下来还要经过两到三次的治理,把它全部要根除。它的根长得很深。

  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里,还专门提供了科学的除治手段,建议可应用以“刈割+围淹”“刈割+深度翻耕”等物理方法。

  李永涛:把互花米草浸在水里,它和氧气隔绝以后,根部一般是通过6个月以后,它就萌发不出以后就死亡。

  既然有了成熟的经验,又经历了十多年的不断治理,为何互花米草还是很难彻底根治呢?

  孙雪娜:我们保护区外面有一些种源不断飘过来,所以我们这里会形成二次入侵。即便是我们每年都会进行,但还是会因为种子继续萌发生长,导致每年都会有一定的互花米草的面积需要重复治理。

  保护区的北边就是江苏,而江苏的相关水域又和浙江、安徽相连,因此,对互花米草的治理及生态修复绝对不是一家之事,需要长三角共同打造生态廊道,抑制互花米草的二次入侵。

  江苏省湿地保护者副站长 袁芳:目前我们这边正在全面部署推进互花米草治理工作,2023年已完成17万多亩的治理任务。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系统谋划、落实治理方案、建立完善技术体系,共同做好区域化治理。

  据介绍,2023年12月6日,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林业部门审议通过了《长三角长江水系生态廊道建设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大纲》,并签署了《沪苏浙皖林业部门共同推动长三角长江水系生态廊道建设和互花米草防治合作协议》。

  李永涛:不单是我们崇明要这样搞,而且我们周边的长三角要一体化推进,大家都要短时间把互花米草搞掉,把它搞完成。

推荐阅读:

泪目!A股“亏损王”赚钱了

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愿转敢转(政策解读)

人保车险|为什么车险需要300万三者险?

不容错过
Powered By Z-BlogPHP